賴 佳 玲 / db双瓶

Born in 1975,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
 藝術媒材:歐式立體紙雕
 藝術品所在地:台灣

接觸歐風立體紙雕至今,對層疊的立體工藝一直醉心著。近幾年也研究捲紙工藝技術,想將喜愛的東方元素與立體工藝結合,碰撞出新火花並創作出新韻味。



 

 

我是創作人賴佳玲,也可以叫我双瓶。 1975年出生於台灣南部的城市—嘉義,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。 小時候的我很喜歡在牆上到處塗鴉,媽媽經常念我把牆弄髒;高中時的我對立體紙雕很有興趣,總拿著五顏六色的紙張剪貼,在班級牆上做好多立體裝飾。大學畢業後, 在文化出版行業裡從事美術設計很長一段時間,期間也為兒童繪本繪製與設計插圖。直到現在,我仍然對紙藝鍾情,因此研究捲紙藝術和紙浮雕創作成為我最快樂的時光。 2015年因緣際會下接觸到歐式立體浮雕藝術的我,對這個層層疊疊的浮雕畫,或稱影子畫的藝術世界感到很驚奇。3D立體浮雕藝術運用紙張重疊出不同的層次,運用紙的韌度捲曲和交錯的效果,創造出具有深度且立體效果絕佳的作品,只要有興趣,就算沒有美學基底的人,也可以學習上手。 近兩年,我開始注意到許多捲紙藝術作品,同樣是紙藝創作,卻有別於浮雕藝術的塊狀面積創作,捲紙藝術是運用紙條本身的顏色  與線條來創作。相較之下我覺得紙浮雕藝術就像寫實派,而捲紙藝術更有寫意或工筆的效果。 現在,我也嘗試將捲紙做成小飾品,讓藝術品跳脫觀賞的框框,跟著我們一起去旅行。我將紙藝介紹給您,希望大家喜歡這個無限驚奇的紙藝世界。

 

 
個展/聯展
2004 年
• 瓶水相逢圖文創作展

2022 年
• 臺灣現代八八藝術新銳聯展


2020 年
工藝公益點亮台灣紙雕藝術聯展  國父紀念館

2017 年
刀雕藝術.拼貼之美 紙雕藝術聯展  苗北藝文中心


2016 年
刀雕藝術.工藝之美 紙雕藝術聯展  臺中市文化中心


 
 
其他經歷
2017-2020 年
• 水湳社區長青計畫藝術繪畫老師
• 亞斯伯格協會藝術繪畫老師
• 弘道基金會社區關懷計畫美勞工藝講師



2016 年
• 勞動部人才投資計畫-紙雕工藝課程助教


2015 年
和平區水冷社區美化計畫,里民合作壁畫指導講師


 

 

 

 
賴 佳 玲 / db双瓶

Born in 1975,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
 藝術媒材:歐式立體紙雕
 藝術品所在地:台灣


接觸歐風立體紙雕至今,對層疊的立體工藝一直醉心著。近幾年也研究捲紙工藝技術,想將喜愛的東方元素與立體工藝結合,碰撞出新火花並創作出新韻味。

 



 
 
我是創作人賴佳玲,也可以叫我双瓶。 1975年出生於台灣南部的城市—嘉義,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。 小時候的我很喜歡在牆上到處塗鴉,媽媽經常念我把牆弄髒;高中時的我對立體紙雕很有興趣,總拿著五顏六色的紙張剪貼,在班級牆上做好多立體裝飾。大學畢業後, 在文化出版行業裡從事美術設計很長一段時間,期間也為兒童繪本繪製與設計插圖。直到現在,我仍然對紙藝鍾情,因此研究捲紙藝術和紙浮雕創作成為我最快樂的時光。 2015年因緣際會下接觸到歐式立體浮雕藝術的我,對這個層層疊疊的浮雕畫,或稱影子畫的藝術世界感到很驚奇。3D立體浮雕藝術運用紙張重疊出不同的層次,運用紙的韌度捲曲和交錯的效果,創造出具有深度且立體效果絕佳的作品,只要有興趣,就算沒有美學基底的人,也可以學習上手。 近兩年,我開始注意到許多捲紙藝術作品,同樣是紙藝創作,卻有別於浮雕藝術的塊狀面積創作,捲紙藝術是運用紙條本身的顏色與線條來創作。相較之下我覺得紙浮雕藝術就像寫實派,而捲紙藝術更有寫意或工筆的效果。 現在,我也嘗試將捲紙做成小飾品,讓藝術品跳脫觀賞的框框,跟著我們一起去旅行。我將紙藝介紹給您,希望大家喜歡這個無限驚奇的紙藝世界。
個展 / 聯展
2004 年
• 瓶水相逢圖文創作展

2022 年

• 臺灣現代八八藝術新銳聯展


2020 年
工藝公益點亮台灣紙雕藝術聯展  國父紀念館

2017 年
刀雕藝術.拼貼之美 紙雕藝術聯展  苗北藝文中心

2016 年
刀雕藝術.工藝之美 紙雕藝術聯展  臺中市文化中心
其他經歷
2017-2020 年
水湳社區長青計畫藝術繪畫老師
• 亞斯伯格協會藝術繪畫老師
• 弘道基金會社區關懷計畫美勞工藝講師


2016 年

勞動部人才投資計畫-紙雕工藝課程助教


2015 年
和平區水冷社區美化計畫,里民合作壁畫指導講師

所 有 作 品